
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校级奖学金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二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发表一篇科研论文
现在
以初试第三、复试第四、
综合成绩第二
成功上岸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攻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
他就是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1903班的左越
让我们走近左越
听他讲述如何迈进北大的故事吧
披荆斩棘,他在考研之路上勇往直前
“如果再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报考北大吗?”
“会。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义无反顾。”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左越便着手准备考研。“我一开始定下的目标并不是北京大学。”左越回忆道,“但因为目标院校一些招生政策的变动,我放弃了原本的选择。”他坦言,当时确实有些慌乱和不知所措,但在不断地斟酌与考量后,左越最终选择了挑战一下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学硕。“用尽全力,勇往直前,是我定下北大后的唯一选择。”左越说道。
敲定北大这个目标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全身心的复习备考才是真正的考验。“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左越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按照计划日复一日地坚持。每天上午与政治、数学“打交道”,下午又转战到有机化学和数学的“赛道”上,晚上用英语陪伴,疲惫时就让自己适当休息一下,左越说,备考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备考同时,左越还要修几门课程,专业实习也安排在考研之前。既要完成实习和作业,又要保持考研复习的进度,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那会儿时间很紧,但我会尽可能抽出时间来维持好的状态,保证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状态不下滑。”左越回忆道。
“由于政治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前,我非常担心。直到得知自己初试通过后,才稍微舒了一口气,开始准备复试。”左越说,现在想来,初试查分时是最紧张的。谈及复试,左越说:“复试时有一项是翻译有关电化学电池的英文文献,而我本科时候主要学习的是有机合成方向,所以我对其中的专业名词不是特别了解。”虽感到一丝紧张,左越仍努力把能够理解的部分讲述出来,对于老师的提问,他也尽可能地作全面的回答。“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日常点滴的积累,在关键时刻会发挥功效。”左越说道。
在与北大双向“奔赴”的过程中,也少不了师友最及时的帮助。“是导师何广科老师的鼓励、同学们的体谅,我才能一往无前,实现目标。”导师帮忙解疑答惑;班委们尽量集中讨论日常事务,尽量不打扰到同学们的学习计划。“真的很感谢大家,一路相伴,一路同行。”左越感激地说道。
兴趣所致,他在科研之路上坚定方向
缘分妙不可言,亦是生命中最美的相见。中学时期,左越就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在大学里接触了实验后,更加坚定了走科研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初入大一时,左越便遇到了人生中一位重要的引路人——助理班主任陈昭强学长。“依稀记得陈昭强学长鼓励我们面对生活时要自信自强、积极乐观,他还会悉心指导我们一些复杂困难的学科难题、分享科研小技巧等。”
“大学期间,遇到了许多授课生动而有趣的老师。”左越表示,何广科老师的有机化学课唤起了他对有机化学的热爱。“兴趣是探索的驱动力”,左越主动找到何老师,想加入他的课题组,参加相关课题的实验。“我很幸运地得到何老师的认可,一个当时什么都不懂的本科生被认认真真地带着做实验。”左越说道。
学术的道路上少不了相互陪伴。在课题组里,左越曾担任队长完成了一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比赛。比赛期间,成员们互相协调、合理分配任务,共同克服困难、一起精进。在进行“炔酰胺的氧三氟甲基化反应”实验时,小组进行了数次实验却无法生成正确的结果。他们十分苦恼,却从未想过放弃,而是不断地搜索、请教老师。在重新制备了新的催化剂、调整好实验步骤之后,左越带着小组终于成功解决了问题。从最基础的实验操作,到查阅论文、使用科研软件,左越的基础科研能力在努力中一步步得到提升。
(二排右二为左越)
心怀感恩,他在追梦之路上奔赴未来
在好心态的基础上,合适的学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我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生活作息。”左越说道。左越喜欢以最饱满的姿态去学习,保证自己每天早上九点之前坐到厚学的教室里,并且准时完成当天的规划。“一个合理的规划和良好的状态才是学习的基础,这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所在。”
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庞大,背诵和理解上存在思维差异,这给左越带来了许多困扰。但努力才是“必杀技”,自制力极强的他以大量时间和实践作“武器”,通过大量记笔记,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成功拿下了这门学科,获得了专业排名第十的好成绩。“有机化学A-2的知识相当繁复,只能一遍一遍地看,再结合习题一遍一遍地做,才能有效地掌握。”四年来,左越拿到了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七次校级奖学金。
学习之余,左越还参与了班级事务的管理和一些社团活动。作为班级团支部的组织委员,他积极参与组织团支部活动。左越说:“能够参与班级的事务,我感到很开心。由于我对组织委员的工作比较了解,所以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我们团支部成员之间配合默契,形成了合力,因而做起事来特别得心应手。”左越表示,能为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非常荣幸。
除此之外,左越还参加了一个公益组织。他常常去书店帮忙整理书籍,去敬老院关爱老人,也会去一些小学课堂里教小朋友们知识。左越笑着回忆道:“在教小朋友的过程中,他们会对我说:‘谢谢哥哥!’他们阳光可爱的模样,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学长有话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左越表示,学习是场马拉松,进入北大对他来说必将又是一个需要奋力前行的新征程。
“大学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左越表示正是南京工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平台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营养,他希望2023级的新同学们,在南工大勤奋学习,收获希望,成就美好未来。